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皇梁 > 第十一章 视察民间

第十一章 视察民间(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典群受教了。

祯毅看着若有所思的典群,心满意足的离开沃南大牢。典群是他的心腹侍卫,以后他要想有作为少不了左膀右臂。

典群虽然没有智迟的勇猛,燕三的机巧。但却是一个沉稳持重的好侍卫长。侍卫长往上演变,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未来的某一天,梁师内有他敬王祯毅坐镇,外有以典群为帅、智迟等勇士为将的军队保驾护航。内可安民,外可定国,这是多么宏伟的蓝图?

时光荏苒,祯毅在沃南沈家又住了七日,一直到六月初。这几天他一直在视察沃南的情况,其中包括沈家的情况与沃南地方库房的情况。

“启禀殿下,今年水热充足,我沈家播种的小麦已经成熟了,如今已打捻如库,入库的一共有四十万石麦子!”

祯毅点点头,又继续问道:“四十万石麦子确实不是个小数目,但最后能够入库的有多少?”

通过为期七天的视察,祯毅渐渐了解了大梁民间的不成文制度。这四十万石其实是沈家的总收入,其中上交赋税、支付佃户工钱等还没有算在其中。因此祯毅发了这么一问。

“今年的年成不错,算上赋税与工钱,支出大概在十五万石左右,赋税十八税一对沈家而言倒是没有交多少,但是毕竟沈家这么大的家业底下有很多人要养活!”

沈家的外执事郭孝介绍完春小麦的收割情况后,又道:“沈家与朝廷有合作关系,朝廷委托沈家种粮,作为回报,沈家地税可以减免一半,也就是说沈家四万亩田产只用上两万亩的税。不过作为回报,沈家要上缴四成的粮食给朝廷。”

“也就是说沈家这次要上缴十万石的粮食给朝廷?”

“不!”郭孝摇头否认,“事实上沈家这次剩余的二十五万石粮食全部都要上缴给朝廷。因为马上就要到秋天了,朝廷需要向边境上的驻军交付粮饷。沈家可以保留的,是下一季播种的小麦。不怕殿下笑话,其实您一日三餐吃的饭食,都是去年的冬小麦!”

原来是这样!

祯毅不禁佩服父皇的英明神武,虽然大梁有一群吸血的蛀虫,但魏宏避重就轻,还是从部分方面缓解了大梁的危机。

魏宏一方面通过纳妃的方式与地方上的大家族结盟,一方面通过地方上的大家族避开大梁的权贵,为日薄西山的大梁王朝源源不断的输出新鲜血液。

“也真是难为父皇了……”

祯毅心头不禁有些恶趣味:常言道后宫佳丽三千,也不知父皇是否耕耘得过来。

就在祯毅腹诽魏宏的同时,远在大梁的魏宏忽然打了一个喷嚏,这可给黄显仁吓得不轻。流火的六月,非要给魏宏披上一件锦衾。

“那沈家这么多年有多少存粮?”

祯毅没有反应过来,继续问郭孝道。

郭孝尴尬一笑,挠挠头歉然道:“这个……我只是个外执事,家中的事情我不太清楚。殿下还是去问家里的老爷们吧!”

祯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了,他随即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

经过七天的田间走访,祯毅不但在沈家人心目中留下了一个正直贤良的形象,也在沃南民间留下了贤王的名声。大梁立国百年,即便是视察地方的君王,也没有做到像祯毅这般勤恳。

敬王府的马车,这几天受了很多累,车辕上都是黄泥,车轮更是脏不可言,车厢也是灰蓬蓬的。

日薄西山,夕阳下,祯毅坐在回城的马车中想着心事。

今天他与郭孝的谈话,无意间勾起了祯毅的另一段回忆:

三皇兄曾在踏青时,在小清山上说过,朝廷是否会对草原用兵,就看五月的收成如何了。如今沃南的收成他是亲眼所见。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朕乃一代圣君混在洪武当咸鱼我岳父是李世民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堡宗别闹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宋时从梦华录开始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
返回顶部